“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杨绛在《我们仨》中的这句话,饱含人生辩证哲理。对党员干部而言,这句话的启示意义在于,权力是一种责任,为官的风光和快乐,往往深藏于为人民担当、为国家尽责的坚守与付出中,如果追求单纯的享乐,迟早会误了自己害了别人。
有的干部贪腐被查处后,回首过去,感慨虽然在职时的几年借着权力大肆享受,过得“无限风光”,有着从来没有过的“幸福感”,但正是这短暂的“风光”,透支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更长远的幸福。为官与为囚的强烈反差,充分诠释了“权力加贪欲等于自毙”的深刻道理。权力不是哪个官员的“自留地”,也不是谁的“游乐场”,把权力当成一种享受,肆无忌惮放纵权力、享受权力,想方设法攫取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到头来只能换来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个体借权力享乐透支的是未来的自由和幸福,家族抱团腐败,透支的则是亲情圆满和家人幸福。
一名领导干部的风光,来自几番辛劳、几度担当之后组织给予的褒扬和支持,来自政声人去之后百姓的有口皆碑、青史的留名垂芳。那些贪官任上的“风光”,岂是真的“风光”?别人赔上笑脸请客吃饭、鞍前马后,不过是有求于自己。别人大包小包输送各类奢侈品甚至是现金,不过是想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把别人的别有用心当做“风光”,以此为“成就感”,则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掉进权力的“陷阱”,最终透支自己的前程和幸福。看破了这样的“风光”,抵制这样的“风光”,才不会被“糖衣炮弹”击中,掉进别人的“围猎网”中。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坐上“权力的高台”,就得谨记“权力的要义”,那就是“监督是爱,放任是害”,自觉主动接受监督,才能对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警醒之心;那就是“令行为上,利民为本”,让手中的权力成为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公器而不是满足私人欲望的工具;那就是“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始终保持纯洁从政、干净做人的清醒头脑。平心而论,现在的领导干部,既有稳定的收入,又享受着组织上从工作考虑所提供的必要的待遇,理应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为政,不应奢求人前的风光卖弄、个体的过度享受。
王阳明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政治上由廉到贪的渐变,常常源自心态上由清到浊的滑坡。筑牢思想防线,算清清正廉洁的收益和违纪违法的代价,不谋一己私利,不越雷池半步,幸福的阳光才会终日普照。